团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动态 > 正文

探访中国水电摇篮,传承百年工业精神 ——电卓221班团支部赴石龙坝水电站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24    作者:  吕天阳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双碳”战略目标,320日,电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221团支部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赴云南省昆明市螳螂川畔的石龙坝水电站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这座始建于1912年的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水力发电站,被誉为“中国水电工业的摇篮”。同学们以实地探访的形式,追溯中国电力工业的百年历程,感悟“自力更生、实业报国”的工业精神。

石龙坝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始建于1910年,是中国水电史上的里程碑,百年水电史:从“一盏灯”到“万家明”走进电站园区,同学们首先被一座古朴的纪念碑吸引——碑上“石龙坝水电站”六个大字由李公朴先生题写,记载着一段筚路蓝缕的创业史。

走进石龙坝水电站,青砖灰瓦的老厂房静静矗立,斑驳的水轮机依然发出低沉的轰鸣声,仿佛在诉说一段跨越世纪的奋斗史诗同学们参观了电站历史陈列馆,馆内陈列的老照片、发电机模型、工程图纸等文物,生动展现了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实业家“实业救国”的壮举:1908年,昆明商人王筱斋联合唐继尧等乡绅,筹资50万银元,从德国西门子公司引进两台24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耗时两年建成电站,点亮了昆明城的第一盏电灯同学们了解到,这座由云南爱国商人在积贫积弱的清末民初时期集资兴建的水电站,不仅点亮了西南边陲的第一盏电灯,更在抗日战争期间为兵工厂供电,成为支撑民族工业的“战时生命线”。

这些德国西门子机组已连续运行超过百年,至今仍能正常发电”站在锈迹斑斑却依然坚挺的机组前面,同学们都不由感叹从设备完全依赖进口,到如今中国水电技术领跑全球,这背后是一代代电力人‘敢为人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一砖一瓦中铸就民族工业的脊梁。

本次主题团日活动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是一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斗史。石龙坝水电站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电力摇篮”,更是精神层面的“初心之地”让同学们在百年工业遗产中读懂“自力更生”的内涵,在技术变迁史中树立“科技报国”的志向。

夕阳西下,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发电站。百年前的引水渠依旧奔涌向前石龙坝的机组仍在发电就像中国工业精神从未间断。卓越221班的同学们深知属于他们的征途,正如同这永不停歇的江水,即将汇入民族复兴的壮阔洪流他们将带着这份一度电照亮一个时代的信念,成长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栋梁之材。


上一条:电力工程学院举办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级选拔赛
下一条:电自241班开展“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